中國專利法規定可以獲得專利保護的發明創造有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三種,其中發明專利是最主要的一種。專利權是專利人利用其發明創造的獨占權利,專利侵權是指未經專利權人許可,以生產經營為目的,實施了依法受保護的有效專利的違法行為。那么,今天將為大家具體介紹下有關專利侵權的幾個具體表現形式:
根據專利侵權行為的表現形式,專利侵權行為分為直接侵權行為和間接侵權行為兩類。
直接侵權行為。主要是指未經專利權人許可,以生產經營為目的,制造、使用、銷售、許諾銷售、進口發明、實用新型專利產品或利用專利方法獲得的專利產品,以及制造、銷售、許諾銷售、進口外觀設計專利產品。
其表現形式包括:
(1)制造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行為;
(2)使用發明、實用新型專利產品的行為;
(3)許諾銷售發明、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行為;
(4)銷售發明、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行為;
(5)進口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行為;
(6)使用專利方法以及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依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的行為;
(7)假冒他人專利的行為。為生產經營目的使用或者銷售不知道是未經專利權人許可而制造并售出的專利產品或者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能證明其產品合法來源的,仍然屬于侵犯專利權的行為,需要停止侵害但不承擔賠償責任。
假冒專利的行為
具體包括以下幾種:
(1) 未經許可,在其制造或者銷售的產品、產品的包裝上標注他人的專利號;
(2) 未經許可,在廣告或者其他宣傳材料中使用他人的專利號,使人將所涉及的技術誤認為是他人的專利技術;
(3) 未經許可,在合同中使用他人的專利號,使人將合同涉及的技術誤認為是他人的專利技術;
(4) 偽造或者變造他人的專利證書、專利文件或者專利申請文件。
冒充專利的行為
冒充專利的行為是指以非專利產品冒充專利產品、以非專利方法冒充專利方法的行為,包括以下幾種:
(1) 制造或者銷售標有專利標記的非專利產品;
(2) 專利權被宣告無效后,繼續在制造或者銷售的產品上標注專利標記;
(3) 在廣告或者其他宣傳材料中將非專利技術稱為專利技術;
(4) 在合同中將非專利技術稱為專利技術;
(5) 偽造或者變造專利證書、專利文件或者專利申請文件。
構成專利侵權的實質要件,也就是技術條件,實質實施行為是否屬于專利的保護范圍。如果行為人所涉及的技術特征屬于專利權的保護范圍,那么該行為人就構成了專利侵權。